../../images/logo.png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教育科研

美术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实施策略

发布时间:2017.04.07

         

来源:

美术活动中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实施策略

苏州市姑苏区东环幼儿园鼎尚总园 陈燕芬

【摘要】审美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重大的发展价值。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首先要给幼儿自由自主的创作空间,同时要给幼儿提供精神与物质的适时帮助。对幼儿倾注尊重、理解与关怀,真正走进幼儿的童心世界,让他们个性得到充分激活,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幼儿创作审美材料 关注激发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品质的功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期望得到美的享受是人的普遍心理需求,幼儿同样都有这种心理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美育是对幼儿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领域,美育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欣赏水平,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他们综合的审美素质。幼儿审美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审美的启蒙教育,《纲要》的这一精神表明了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期不仅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期,而且也是进行审美启蒙教育的最佳期,因此在幼儿期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爱美的身心特点,借助美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既有助于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发展幼儿其他领域的智能,培养其良好的情感品质。反之,在幼儿的一生中如果缺少美育这一环节,教育就成为残缺的教育。可见审美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重大的发展价值。

一、给幼儿自由、自主的创作空间。

幼儿在创作作品时通常来自于一种直觉和灵感,幼儿的艺术思维更容易受他人暗示,如果老师不断问他在画什么、想什么,要求孩子按着自己的思路走,他很可能因此放弃自己正在创作的主题。在幼儿美工活动中,一方面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注重幼儿本人的心理活动和意愿,尊重幼儿自己对内容和画法的选择,着眼于幼儿的自我表现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通过给幼儿更多的自由,把幼儿的潜力挖掘出来。这也是艺术教育的真谛所在。而传统的“示范—指导”绘画教学模式正是由于教师的过多指导与干预, 使幼儿习惯于依赖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从而压抑了幼儿的个性, 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宗旨。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 才能理解艺术教育的本质。

二、理解幼儿,走进孩子的心灵。

当幼儿具有强烈动手创作欲望时,他们往往会手忙脚乱,兴奋的忘乎所以。以往老师会过于强调在集体活动中的纪律性,有些幼儿碍于老师的严厉,对自己的行为会下意识的收敛,这样往往限制了幼儿的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幼儿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需要教师倍加呵护,从而又有利于幼儿创作时放开胆子发挥想象,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教师不能把自己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强加于幼儿而扼杀幼儿的创造力。如:为了迎接世界环保日的到来,我园大班年级组开展了描绘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大班的一些小朋友虽然很淘气,但爱动脑筋。在绘画过程中他们一会儿坐,一会儿站,一些小朋友不小心还打翻了颜料和水桶,教师不加干预也没有指责,而是不断为孩子提供所需物品。孩子们设计的绿色家园充满想象力,画面色彩丰富,从孩子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充满稚拙、天真无邪、构思独特、造型夸张、色彩斑斓的思维和想象力,充分表达孩子们纯真的思想感情以及对于绿色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可见,教师要给孩子自主自由的发展空间,真正去了解孩子,倾听孩子,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保护他们稚嫩的创造天性。

三、宽容呵护鼓励,认同差异指导方法

哲学家、社会学家韩震先说过:“教育不应该成为制造失败者的场所,而是激励学生的加油站。”由于“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审美感悟与体验也是不同的。在美工活动中,教师要主动、积极地去倾听幼儿的心声,以赏识的眼光理解、接纳每个幼儿的不同感受,正确对待他们在掌握表现技能以及创造能力方面的差异,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现所思所想,呵护他们的点滴成就,以调动他们的审美积极性。例如:一次在美工活动中孩子们在制作坊里进行蛋壳画活动,不一会儿很多小朋友都完成了,有的在蛋壳上画了美丽的春天,有的画了可爱的蛋壳娃娃……只见轩轩小朋友手上身上全部沾满了红色。他手里的蛋壳也被染成了红色。很多孩子也好奇的围在他身边。老师轻轻走上去说:轩轩你就给小朋友介绍介绍你为什么要让蛋壳变成红色呢?。“老师昨天我去乡下奶奶家我看见奶奶把鸡蛋都染成了红色,我觉得很漂亮,等红色干了以后我再画画,我想一定很漂亮。”多么创意的想象。如果老师没有主动,积极的倾听。可能一下子就磨灭了孩子创意的火花。

正确的评价固然重要,适时的帮助也必不可少。在美工活动中,要对不同能力的孩子给予适时的帮助和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例如:在一次中班的泥工活动《各种各样的水果》中,洁洁小朋友制作的一盘葡萄遭到了许多小朋友的嘲笑。有的说:“你做的是一盘石头吗”“洁洁你的葡萄太丑了,这次一定是我们班最不好的一个。本来很高兴的洁洁,听了小朋友的议论,低下了头,脸通红通红的,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这时,我才发现洁洁的一盘葡萄做的大小不一,有的象鸡蛋,有的又很小。看着她伤心的样子,老师试探性地问:“洁洁,你的葡萄很有特点,小朋友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捏的?”她含着泪说:“我的泥不够了,所以后来只能做小一点。”老师又给了她一罐绿色的彩泥,和她一起制作了几片绿色的葡萄叶。不一会儿一盘栩栩如生的葡萄就制作好了。孩子们都羡慕的看着洁洁。洁洁顿时高兴起来。

四、关注幼儿,提供适宜的物质材料。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习是主体主动活动的过程,儿童是通过自行操作去建构知识的。”要支持幼儿活动的需要,就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能自由操作、转换、组合的活动材料。教师提供给幼儿的物品很单一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创作。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接触多种工具材料及广泛运用的机会,使幼儿不断变化、创造,习得各种表现手法。材料可以是生活中各种蔬菜、水果、果仁、树叶、面粉、沙、泥、纸等,工具除了笔、剪刀、胶水还可以是棉签、牙签、等让孩子通过折、剪、贴、捏、撕等各种制作方法进行自由选择,自主设计,给孩子充分的创作空间。我们在班级的美工区中都准备了各种材料供幼儿创作。每次活动,美工区域的孩子总特别多。美工区域活动,给予孩子们很大的发展空间,不仅工具、材料完全由幼儿自由选择,而且教师从不打扰孩子的活动,只是全心全意关注孩子,聆听他们的说话,观察他们的动作、眼神、表情、情感流入,提供适时的帮助。教师的做法使小朋友们有了更多的自己克服困难及向同伴学习的机会。在美工区域中,我看到了幼儿的探究热情和创造精神,看到了孩子们富有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伙伴们的真诚合作。

总之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对幼儿实行审美教育的关键所在。美工活动的特点是以颜色、线条、动作、材料等生动具体的活动来感染幼儿,使他们在操作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陶冶,接受教育。要充分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就必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合理选择美工活动的教材,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审美能力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及时地生成、调整美工教学活动的内容,使每一个幼儿的审美情趣都能提高,

上一条:探析幼儿园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下一条:以幼儿为主体开展生活化区域活动

关闭